11月8日上午,中央電視臺2017年“國家品牌計劃”在北京揭曉,包括海爾在內的20余家企業成功入選首批央視“國家品牌計劃”。組成“品牌國家隊”肩負起打造國家品牌、復興“中國造”的使命,這也一直是海爾致力探索的目標。
在世界,最能代表中國的品牌之一:海爾
今天,中國的經濟總量達到了世界第二,“made in China”滲透到了世界上每一個國家,但是卻成了“制造大國,經濟大國,品牌小國”,中國經濟的發展,需要一批能夠在全球市場上代表國家形象來參與商業競爭、文化交流的國家品牌。
作為中國品牌在世界上的代表,海爾以1516.28億的品牌價值穩坐2016年中國品牌價值100強榜單龍頭,這是海爾連續15年蟬聯榜首。
海爾董事局大樓
在中國,能發出世界聲音的也是海爾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文件,要求發揮品牌的引領作用,助推中國經濟“結構性改革”一臂之力,“品牌戰略”已上升為國家戰略。
放眼全球市場,除了海爾,還沒有哪個中國品牌能完成從家電研發、定制,到營銷、推廣和消費教育的全流程創新,海爾卻能通過全球10大研發中心形成的遍布全球的創新資源網絡,可迅速將用戶需求轉化為產品及方案,釋放中國品牌實力。
當不少企業拖累于國門之內的競爭之時,海爾早已執著于全球化的品牌戰略、致力于全球市場的價值探索,那些默默的付出正在全世界浮現,一個從中國走出去的世界品牌,在世界各地發出中國的聲音。
海爾的全球化之路
憑借“本土化研發、本土化制造、本土化營銷”的三位一體戰略,海爾能夠真正的了解全球用戶需求,深入到當地市場,已然實現高端創牌的升級轉變。根據最新數據,海爾法式冰箱以2990歐元的定價成為歐洲某賣場家電最高售價,對比2004年,該冰箱平均售價增幅達465%。
海爾的全球化布局
在全球家電業整體低迷的背景下,海爾一直堅持“世界就是我的研發部”,將用戶、創客和創新資源連接起來,實現零距離交互,持續創新。目前,海爾已經搭建起開放創新平臺HOPE,同時還在全球建立起歐洲、澳洲等10大研發中心,每個研發中心都是一個連接器和放大器,可以和當地的創新伙伴合作,形成了一個遍布全球的網絡。基于此,海爾的產品已經銷往全球160多個國家,成功進入歐、美前十大家電連鎖渠道,平均每分鐘就有125位海外消費者成為海爾用戶。海爾還先后整合了AQUA、斐雪派克、美國GE等全球一流家電品牌,將他們最先進的技術和產品納入進來為國人提供全球領先的生活解決方案,讓國人不用走出國門也可以享受到全球最一流的產品和服務,彰顯了自己的全球品牌優勢。
隨著家電行業競爭的常態化,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將日益凸顯,在未來競爭中,只有真正掌握行業高端前沿技術、了解用戶需求的企業才能贏得市場。海爾以智能化、高端化需求為切口,更迅速地滿足全球各地消費者的需求,通過智慧生活戰略的落地和智能制造領域的不斷探索,博得更多的市場認可,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了可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