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風控是做金融業務的生存底線。近日,京東金融CEO陳生強在銀監會黨校授課時特別提到了風控對于金融科技公司的重要性,他說,為了提升風控能力,京東金融招聘每一位員工入職時,都會強調金融風險意識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我們要做的是不管這位員工是不是風控崗,都擁有高度敏感的風險意識與基礎的金融風險素養”。目前,京東金融已經搭建了擁有多元背景的風險管理團隊,樹立了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并不斷根據實際發展做調整與迭代。
陳生強表示,“風控并非孤立存在,它需要與需求、場景、體驗、產品融為一體,既要保證風險的有效管理,又要保證用戶無感知的極致體驗,這就決定了金融科技的風控需要利用基于大數據、動數據、厚數據之上的數據技術為手段,通過先進的數據技術與商業模式結合成就創新型的風控。”
但是,陳生強同時認為,金融科技行業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而京東金融的風險偏好在行業內是屬于較低水平的。因此,京東金融針對現階段的風險,專門籌備了京東金融產品審核委員會與京東金融用戶權益保護委員會。這兩個委員會都是由不同職能的部門負責人組成。
據悉,京東金融的所有產品上線都要經過產品審核委員會的審核,一些尚沒有明確法律規范或者監管要求的創新之處,積極與監管溝通,通報產品的設計理念,通過溝通化解信息不對稱和誤解;在用戶權益保護層面,用戶權益保護委員會要設計制度確保用戶的權益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極力避免發生群體性的金融風險事故。
根據陳生強介紹,京東金融的風控經過了三年時間的迭代,在每一次試錯中前行,沉淀能力,積累經驗。到目前為止,先進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已經成為京東金融日常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們的數據變量已超過三萬個,子模型超過100個,覆蓋用戶量超2億”。
據了解,在不斷的與合作商戶、合作銀行的溝通中,京東金融的風險管理能力已形成核心基礎,也成為可以幫助行業共同進步的利器。對于傳統金融企業而言,“我們所擁有的這樣龐大的數據存儲能力、分析能力、建模能力與用戶服務能力能更好地幫助他們判斷風險、管理風險,提高他們風險管理的效率,降低業務試錯的成本”,陳生強說。
因此,陳生強表示,現階段我們在做好自營業務的同時,也在針對不同合作方的需求將我們的風控能力做標準化與產品化的輸出。我們的經驗、我們的數據、我們的模型,都可以開放給我們的合作方,包括銀行、互聯網金融機構以及商業客戶。
陳生強最后以消費金融與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推出的小白卡為例,他說,我們為中信銀行輸出了我們的用戶運營能力和風控能力,包括把我們對用戶的一些標簽數據或者信用評分輸出給銀行。在小白卡發行的100天里就取得了100萬張的申請紀錄,這個效率要比傳統的高10倍以上。后來我們又相繼跟民生、光大進行了類似的合作,得到越來越多銀行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