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我負責財務工作很多年,根據經驗,總結出費用管控二十字方針:目標警戒、內控完善、各部宣貫、實操專業、抓大放小。
1
費用管控信息化趨勢
目前對財務信息的管控已是全面信息化的趨勢:財務軟件-erp-綜合體-財務中心,費用管控只是其中之一的體現,取得財務基礎信息的效率、真實、準確對決策產生極大的影響。現在已全面淘汰手工帳,電子帳也僅僅是輔助,所以企業和財務人員必須盡快采取措施改變現狀。這樣就對財務人員提出的新要求,格局寬視野寬、格局大手腳大、格局大就要整體觀對財務分析就有側重。
2
不同企業的管控模式
不同的企業都有其發展的特殊性,每個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包括震蕩期(初創期)、規劃期、發展期以及后期(多元集團或精細)對財務信息的關注點不同,而不同的主業對財務信息的關注點也不同,財務從業者必須對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分析策略(或者說符合企業戰略的需求)。
針對企業發展的特殊性和對財務信息的關注點,在費用管控(期間費用)上都有不同的效果。簡單舉幾個例子,我經歷過的3家企業,費用管控模式可以給大家做參考:
1、1家資產5億元左右的軍工企業(上市國企,大集團四級企業。制度健全):結果導向
模式:虛擬法人+資金集團調控+內控完善健全(制度、流程)+滾動預決算+人部聯動(費用細化到部門、個人)+月度經營分析+信息化+考核(部門責任狀)+財務專業,這個做法戰略明確、月年度目標具體,以實際費用作為考核結果,對結果逆推采取控制策略。
2、1家1億元左右的服裝品牌企業(中高端代工,品質高,3年擴張門店近30家,股東三個,發展中期):過程導向
模式:主抓兩條線質量和費用(主要是前期代工費、人工、輔料費、差旅費,后期銷售費用、門店費用等)。做法:充分調查市場(利潤模式、費用結構)+有戰略計劃無年度預算(主要是這個層次產品暴利)+年度目標(主要是數量+費用的分配)+月度目標+財務績效考核(財務專員跟蹤費用進度并對比前三期比率(還是不是隨業務部門出差驗證費用的合理性),對部門費用設置關鍵KPI指標+節約獎勵)+關注費用產生的效益性性(投入產出的結果)。(該公司對財務舍得投入,企業文化較好,人員充足還效率高,懂和認可財務重要性的boss很重要,大家在擇業時也要考慮)
3、1家年銷售收入3000萬左右的中小型制造業企業(個人獨資,10年停留在3千萬收入這道坎,boss無魄力,無戰略無規劃,制度時有時無,無流程,財務基本信息混亂,財務流動大,財務做起來就是淚,有不少同行都有經歷):無管控
模式:boss自己決斷+親戚橫行+管理意思淡薄甚至沒有,想怎么來就怎么來,報銷也是boss大筆一揮即可。這類基本上談不上什么管控,財務只是虛設。但有目標的財務人在這種企業也是有很大機會迅速成長起來的,需要鍛煉的能力不小,這就看個人了。
3
財務分析特點
實際上,大部分財務分析都沒有對公司經營戰略起支撐作用,財務分析的特征具有滯后性和不準確性(專業水平有關),其主要分析的是過去或未來的趨勢,非規模以上或特定行業企業,難以取得較好的效果,甚至浪費人財物資源。
國家也充分認識到現有的經營實體財務管控的落后性,并且全國小型微利、個體企業占比很大,如果能夠有專業的人員進行布局,加上專業的財務分析,對絕大多數企業都是極其有利的。
對費用管控的財務分析:
1、方法:同期、不同期對比分析,因素分析,或者參數分析(參照基準,像定額一樣),還有環比分析,掙值分析,分項目分析,還有涉及成本方面有關的本量利分析等。
2、管控途徑:財務信息化+各項費用統一名目+關注關鍵項目+事前預測+事中分析+事后總結(體現到專項經濟會議)。
費用分析容易,管控最難,其重要性僅次于成本,在費用管控上,主觀因素太多,企業實際情況也不同。
4
最后,對前文提到的二十字方針進行詳細的解讀,費用管控必須提高到戰略高度上,并進行統籌的布局,先有財務核算環境才有財務管理環境。
1、目標警戒:(預算值、目標值、計劃值):即費用管控各指標和數額必須控制在警戒線以下,設置百分比幅度預警,比如發生到60%、80%、90%相應幅度設置預警模式(可有聯動會議、績效、調崗等措施),也可與主要責任人、部門簽定目標責任狀。
2、內控完善:制度完善(戰略、財務層面分主次逐步)、流程規范(如資金審批、費用報銷流程,過于集中或過于散亂的申資和報銷(如研發一個軟件項目一次性申請100萬,后6個月都不申請,這種情況是要杜絕的),都不利于資金的流動性和現金流、費用管理、完善授權系統等,使公司形成一個系統、標準化運作的常態。
3、各部宣貫:始終要記得,財務工作不僅僅是單靠財務部門、財務人員可以做出成績的,需要公司上下聯動、各部門的協作配合,說大了,就是理念一致、愿景一致。對財務來講,這就需要對宣傳財務理念、方法等。拿費用來講,需要安排人去培訓,培訓預算表怎么填、預算值怎么算出來、報銷流程怎么樣、發票如何獲取并保證真實,財務會計能夠正確、合理歸集費用明細等,這些基礎工作沒做好,得出來的就是假數據,沒有參考意義。
4、實操專業:是對財務人員的專業性要求,比如費用歸集錯誤、原始憑證審核失真、填寫記賬憑證科目用錯不明會計科目含義等等。市場上的財務人員資質參差不齊。沒有財務概念、理論、實務經驗的人在企業,不管對自己、同事還是領導都會很累。
5、抓大放小:抓關鍵、抓主要、抓重點,費用明細那么多你不可能全部去監控。工作那么多,也不可能對所有財務信息事無巨細地去分析,這個大家都懂。對大部分工作可以采取漸進明細的方式去開展、統計數據和分析。
以上都是我的淺見,大都是意識流,干貨沒多少說起來也很長,就不具體延伸了。最后補充一句:財務人一定要有財務思維、全局觀、大格局。
二十字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