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提速擴圍步入“快車道”。《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從業內獲悉,在擬新增10戶國資委授權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的同時,相關部門已經啟動國務院直接授權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改革試點工作,財政部正在研究起草直接授權公司的總體方案、公司章程等,目前正在進一步完善初稿以及征求各個單位的意見,年底前有望報送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
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以管資本為主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的重要舉措。今年7月30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首次明確國資授權機制分為兩種,一是國有資產監管機構授權模式,二是政府直接授權模式。
自此,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分兩路推進:國有資產監管機構授權模式,即政府授權國資委,國資委再授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履行出資人職責,國資委負責考核和評價,這延續了當前的三級模式的國資監管體制;而在政府直接授權模式下,則是財政部代表政府來授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這也確立了國資監管的兩級模式。
專家指出,二者之間在具體的操作方式上并無本質不同,只是政府直接授權模式下,由政府直接對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進行考核和評價。
國有資產監管機構授權模式下的試點起步較早。據國務院國資委資本局局長李冰介紹,自2014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和各地國資委圍繞以管資本為主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共選擇了10家中央企業和122家地方國有企業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
此項改革還將繼續擴圍。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將更多具備條件的中央企業納入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國務院國資委初步考慮新增10戶左右試點企業。
根據《意見》,同時推進國務院直接授權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選擇由財政部履行國有資產監管職責的中央企業以及中央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改革范圍內的企業穩步開展。
業內指出,試點有可能會選擇在郵政、鐵路、煙草等財政部直接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中進行。據了解,由財政部履行出資人代表職責或國有資產監管職能的企業,包括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煙草總公司和104戶中央文化企業。此外,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指導意見》明確財政部和地方財政部門經國務院授權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
而具體的模式上,有專家認為,可能會參考匯金模式。中央匯金官網顯示,其職能和作用是根據國務院授權,對國有重點金融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以出資額為限代表國家依法對國有重點金融企業行使出資人權利和履行出資人義務,實現國有金融資產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