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工作迎來年底的“沖刺”。《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多地國企近期都在加速推進有關工作,其中河北省提出,到年底,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省屬國有企業將完成家屬區物業分離移交工作,移交戶數達到5萬戶。據悉,根據國資委的相關安排,明年將是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的關鍵一年,多數工作有望在明年年底前完成。
記者了解到,12月簽約的河北國有企業“三供一業”物業分離移交包括開灤集團、華藥集團、煤炭設計院的9個職工家屬小區的物業服務,涉及居民8000多戶。2018年,河北國控物業公司將繼續接收國有企業家屬小區物業移交,最終達到接收20萬戶的目標。河北省國資委黨委副書記魏建廠表示,物業分離移交工作是“三供一業”工作中的難點和重點,為扎實做好物業分離移交工作,由河北國控出資成立了專業化的操作平臺,專門負責國有企業“三供一業”物業的分離移交工作。他表示,河北國控物業公司的成立,既是對國企物業分離移交接收工作的一種責任擔當,也是河北國控公司在現代服務業中發展探索的一次有益嘗試。
江蘇省則于近期由省國資委等6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江蘇省國有企業辦教育醫療機構深化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了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企業辦教育機構、醫療機構集中管理、改制或移交工作的時間線。
對企業辦社會職能進行分類處理,是該項工作的重要內容。江蘇省此次印發的意見就提出,要采取移交地方管理、關閉撤銷、資源整合和重組改制等4種方式對企業辦教育機構、醫療機構進行分類處理和改革。對企業辦教育機構、醫療機構采取資源優化整合、移交等多種方式實現專業化管理、收支平衡,對運營困難、缺乏競爭力的予以關閉撤銷。對于教育機構,該意見也對國有企業辦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機構兩類情況分別做出部署:鼓勵國有企業繼續舉辦職業院校,對其舉辦的普通學校則移交地方,自身經營困難、難以為繼的職業院校,也移交地方或撤并。
廣東省國資委也于本月在廣州召開了加快推進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和市政社區管理分離移交工作會議。“要按照‘先移交、后維修改造’和‘以維修為主、改造為輔’原則進行維修改造”,廣東省國資委副主任劉小龍表示,應該充分認識“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倒排時間節點,依時推進,及時解決有關問題,同時加強對職工思想引導,確保工作平穩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