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始衰溫最高,陰氣生長夏蟬叫。
烈日熾熱易傷氣,心悸口渴防悶燥。
避暑防疾巧活動,消熱防疲勤洗澡。
早晚散步煉太極,苦酸綠豆祛火妙。
夏至一陰生
夏至:2018年6月21日18:07:12。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對于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公元前七世紀,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夏至”即炎熱的夏天來臨。傳統中國的蒙學讀物《幼學瓊林》說,“夏至一陰生,是以天時漸短”。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唐?劉禹錫《竹枝詞》
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麋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麋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冬病夏治時
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麋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麋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在此節氣中,陰陽交替,人體容易患各種疾病。“夏九九”是以夏至那一天為起點,每九天為一個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按此類推,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熱的季節,人體容易患各種疾病。所以,在此時節合理的養生保健非常重要。

夏季陽氣盛于外,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節。“夏治”是指選擇夏天炎熱之季,采用適當的藥物予以治療。因夏季自然界陽氣旺盛, 人體陽氣浮越,此時通過香河國際火蓮香灸的方式為身體補充陽氣,可更好地發揮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通過扶陽祛寒、扶助正氣為秋冬貯備陽氣,機體陽氣充足則冬季不易被嚴寒所傷。
乾坤通天灸
——固本培元,全身綜合調理
乾坤通天灸采用四十余味純天然名貴香藥及中草藥,以丹道混元之法手工秘制而成,結合古導引法,直走經絡穴位及能量出入口,以隔灸、溫灸人體升陽固本、安和腑臟的基本穴位,補瀉兼施,達到防病治病、保健養生的功效。乾坤通天灸融合自然之道,更能精透人體,迅速查出病位,其特殊的配方、工藝和操作方法,比傳統的艾灸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快速的疏通經絡,調理臟腑,讓人體激發自身的修復功能。乾坤通天灸診療一體,可在灸療的同時迅速查出病位,判斷疾病性質,同時還具有固本培元、升陽調中、補腎養陽等功效!
作用機理:
1. 扶正祛邪:用以預防治療感冒、體虛易感、慢性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哮喘、蕁麻疹等呼吸系統疾病及過敏性疾病;
2. 助陽祛寒:用以治療胃寒、胃脹、胃痛、腹脹、腹瀉等脾胃病及頸肩腰腿疼痛、畏寒、手腳寒涼、風濕、類風濕、骨性關節病等;
3. 疏肝理氣:用以治療失眠、易怒、焦慮、抑郁等;
4. 扶陽固本:強身健體,調整五臟正氣,增強身體機能。
夏至取穴:大椎、至陽、命門、膻中、關元、神闕、巨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