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年發展后,我國5G領域的鏈條或已初具規模:三大運營商牽頭、華為中興等設備商跟進、高通英特爾等基礎廠商推動。
作為手機終端品牌,vivo如今也在5G領域有了新動作。在2017年IMT-2020 5G 峰會上,vivo提出了“5G智慧手機”概念,即人工智能結合5G。兩個當下最前沿的概念相互疊加后產生的“火花”值得期待,而在2016年擠進銷量三甲后,vivo的戰略布局同樣備受關注。
近日,vivo高級副總裁施玉堅在接受新浪科技專訪時談及了看法。
新機暫不會搭載HPUE技術
1996年,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畢業后,施玉堅來到vivo從事電話技術業務,彼時的vivo還是一家初創公司。21年后,施玉堅已是vivo高級副總裁,把控著vivo在技術方面的變革。
從2G、3G到4G時代,他見證了智能手機的誕生與發展。如今的5G時代將是手機終端新的角斗場。
早在去年,vivo 5G研發中心在北京成立運行。不久后,vivo將研發中心擴至7地,各地側重點不同。
“5G的很多應用場景需要結合人工智能”,在施玉堅看來,5G本質上是提升了通訊速度,實時性更高,低延時、低功耗,帶來的好處很明顯。
然而打造5G智能手機不應是各家廠商閉門造車,而是需要倡議大家建立基于標準化的服務體系,構建一個開放的5G智慧手機產業圈。除了手機廠商、網絡設備商、服務運營商和芯片商外,5G智慧服務可能會細分出更多,例如大數據和云平臺服務商、深度學習服務商和業務服務商等。
此外,在5G標準制定階段也是技術創新的“集中地”,“這個階段會有很多創新的新技術被標準采納”,施玉堅說,vivo打算提前準備, 在標準創新方面有一些自己的成果和貢獻。
實際上,早在今年2月份的第18屆GTI論壇上,vivo就已向外界展示了其在HPUE (高功率終端)領域的研究成果,基于HPUE技術,未來vivo智能手機將提升4G和5G網絡下弱信號環境的上網問題。
當時論壇上vivo相關工作人員透露,vivo或將在今年上市的新品中搭載這一技術,一旦實現產業化,用戶就可提升手機在弱信號環境之下的上網體驗。
“這一輪暫時還不會搭載”,施玉堅解釋說,HPUE要跟中國移動相互配合,雙方會有一個時間表,要依據移動的網絡設備而定,并且符合它的規范,“這個技術不一定要到5G實現,也許是4.5G、4.75G就可以實現。”此外,在新機上會加入DSP處理拍照技術,DSP本質上是用算法技術解決問題,“有了這個算法可以多幀合成,從而提升拍照性能”。
產業競爭最終格局是品牌化
除了技術和專利上的提升,品牌化的打造也是vivo的發力重點。
施玉堅舉例稱,“早些年曾出現過很多山寨機,這些手機有銷量、有份額,但并非正確的產業格局。若讓相同數量的工程師們一年分散著做1000款手機,和一年集中做10款手機,產品的質量會完全不同,所以產業競爭最終的格局也一定要品牌化”。
在2017年4月27日,IDC曾發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跟蹤報告。根據數據來看,2017年第一季度的同比增幅達到了4.3%,市場需求相比同年同期略有回暖,vivo同比增幅達到23.6%。
在施玉堅看來,這與持續打造的品牌能力和產品能力密不可分。當品牌的體量足夠大時,在供應鏈的話語權也會有所提升。此前,中國的手機廠商與三星、索尼這些巨頭提出定制需求往往遭到拒絕,原因在于那時談合作都是虛的,“你產業規模跟人家差的老遠,你定制一個,你會發現你的成本付不起”。如今,包括vivo在內的很多終端廠商體量都增長了,與供應商的溝通也會變得容易,“證明具備了這個能力”。
“黑科技”多來自對消費者洞察
對于消費者而言,選擇vivo產品往往看中其搭載的一些“黑科技”。近期vivo主打的X9采用了前置雙攝組合,并且配備了第二代Moonlight柔光燈,解決了部分喜愛自拍用戶的需求。柔光燈的技術從何而來?施玉堅將其歸功于洞察團隊,“這個團隊會和消費者在一起,跟蹤他的生活,從中發現問題并解決”,柔光雙攝的推出也是基于對消費者的洞察。
不僅如此,vivo的快充功能也是通過觀察后進行改善的。此前洞察團隊和大學生一起生活,發現宿舍一到晚上就斷電,導致夜間手機無法持續充電,影響第二天的使用,“所以我們就做了快充”。
來源: 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