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貴州茅臺集團舉行的上半年生產經營會上,數據顯示,茅臺集團主要指標保持良好增長,銷售收入首次在2017年上半年內突破300億元關口。
對此,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表示:“總體來看,茅臺集團上半年‘穩’的格局不斷鞏固,‘快’的勢頭得以持續,‘升’的態勢更加明顯,呈現出‘九大亮點’,即生產質量持續向好、市場營銷持續轉型、改革創新持續深化、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生態建設持續推進、人才強企持續加快、文化揚企持續加強、安全生產持續穩定、社會責任持續彰顯。”
茅臺酒的質量從原料到商品,釀造需要經過5個工藝、30道工序,165個工藝環節,每一道工藝都很重要,制曲是基礎,制酒是根本,所有的工藝工序環節都要做好。
在茅臺集團的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成為千億級企業,打造以酒業為中心、一體化、關聯多元化、金融投資等四大板塊,形成產融結合、雙輪驅動、全面發展的國際化企業,成長為受人尊敬的世界級企業。
茅臺集團把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受世界尊敬的白酒品牌作為自己的目標。
茅臺集團的企業精神就是“愛我茅臺,為國爭光”,而茅臺在白酒行業中也是一馬當先率先走出去。茅臺集團深入研究的國外市場的特點、消費習慣,為當地人民提供他們最喜歡的中國產品,推動中國酒文化,特別是茅臺文化的深入傳播。
7月23日,袁仁國在第九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上表示:“作為中國民族品牌,茅臺集團有責任、有義務回饋社會,為建設更美好的未來,盡自己的綿薄之力。企業自身經濟發展與履行社會責任,二者缺一不可。近年來,茅臺集團在精準扶貧公益事業與社會責任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績和貢獻,企業社會責任理念是“大企業承擔大責任,大品牌應有大擔當”。
在2017 貴州省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暨CSR 茅臺論壇上,袁仁國強調,綠色發展已成為一個重要趨勢,綠色是多彩貴州的主色調。自2011年以來,茅臺集團修建5座污水處理廠,形成日處理2.3萬噸污水能力。2016年,集團實現COD(化學需氧量)排放削減量3200噸,氨氮排放削減量37噸;開展廠區鍋爐"煤改氣"工程,年減少燃煤量14萬噸。
自2012年起,茅臺集團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了“國酒茅臺,國之棟梁”公益行動。六年來,茅臺集團累計捐資6.1368億元,幫助貧困學子圓夢大學。2017年,貴州茅臺繼續與希望工程合作,啟動了圓夢行動脫貧攻堅三年公益計劃,把公益活動與精準扶貧更為緊密地結合起來。
未來,茅臺集團將認真探索更好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新路徑,將通過提供就業崗位、參與公益事業等多種方式,為地方社會發展貢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