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圖為電商產品質量責任落實研討會現場
人民網杭州10月29日電(記者孫博洋)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將在明年1月1日實施和今年“雙11”的臨近,網購產品質量問題又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面對電商產業頻繁的創新更迭,如何把電商法質量責任有關的原則性條款落到實處?新法正式實施后,基礎性實施細則、規章制度和強制標準該如何配套跟進?10月26日,在杭州國家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測處置中心與中國質量報聯合舉辦的,主題為“電商產品質量責任落實”的研討會上,來自電商、質量管理、法律、消費研究等領域的專家和代表,就如何在新階段落實質量及提升電商產業品質展開了熱議。
會上,專家和代表普遍認為,要落實電商質量責任,還需要通過法律實施細則、司法解釋、行政規章等途徑講電商法里對質量的原則性規定做進一步具體化,讓質量條款硬起來,才能真正發揮出保障消費權益、促進電商質量發展作用。
“電子商務實際上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增長點。但電子商務跟傳統的經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這個領域產生了很多需要我們解決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質量問題。”研討會上,浙江省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丁祖年表示,一個國家發展要重視質量,因為質量可以說是國家發展的核心問題。而在經濟發展中質量更是優先,中國經濟發展正是走過了一個從量的發展到追求質的發展的過程。
丁祖年說:“召開專門的研討會來研究《電子商務法》實施以后我們的產品質量責任,并在制度完善方面提出意見,我覺得非常有意義,有利于進一步增強我們各方在質量方面的責任。因為在電子商務的條件下,對質量的要求不是更低了,而是更高了,而且在責任的認定上可能會更加精細。這和過去的看法認為電商各方互相不見面就可降低要求是完全相反的。大家越來越意識到在電子商務條件下經營者對產品的質量、服務的質量要求是越來越高。因為你越容易明確責任,越容易追求責任,相比實體的線下經營要求就會越加嚴格。”
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教授、電子商務與網絡犯罪研究中心主任王文華表示,質量是電商企業守法經營持續發展的生命線,是一個基石性的問題。對于《電子商務法》有關質量的規定,原則性的內容比較抽象,但不意味著它不重要。對于直接跟質量保障相關的一些具體規定,不一定直接出現“質量”這個詞,但是實際上是質監和質量保障是緊密相關的。此外,部分條款看似跟質量保障沒有直接關系,但是也仍然有著間接的關系。
“《電子商務法》的立法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保護平臺、商家或消費者其中一方單獨的利益,而是要保證電子商務各方主體的合法權益。規范電子商務行為、維護市場秩序、促進電子商務持續健康發展,這才是整部法律的宗旨。而在這一整個過程中,最終需要落地的則是法律責任,如果說僅有義務的規定沒有責任的規定,那就是一部沒有牙齒的法律。”王文華表示。同時,她認為,《電子商務法》是調整電子商務整個領域的一部綜合性的法律、基本的法律,不可能寫得太細。對于《電子商務法》對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商家、消費者在交易各環節權責界限如何細化的問題,一是對它的理解要結合法律的精神,結合法感情去解讀。二是通過將來的實施細則、部門規章,包括司法解釋等使之進一步落地。
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部主管合伙人劉春泉律師表示,《電子商務法》當中提到‘質量’的條文一共是四處,以宣誓性條款為主,但在立法過程中仍然傾注了大量的努力。在質量發展的態度上,我們應以‘支持企業、打擊違法行為’的態度看待領域中的質量問題。電商法律制度的核心之一是平臺,平臺和企業發現了問題,就要去解決問題,而不是盲目地進行口水戰。
劉春泉還認為,在中國電子商務立法中,要面對國內電商平臺存在的特殊性。他表示:“法律規則有著引導企業合規的作用,而有一些法律條文的建立往往是開始于當事人付出的沉重代價。在平臺制度的實施和未來的改進,我建議是要以合理謹慎為標準。因為今天來的企業都足夠大了,有足夠的法律人員和還有研究人員去對付這些事情,但最可能出問題的是創業性的企業,他們仍在成長的路上。”
阿里巴巴集團法務部法務總監朱堅表示,“電商法在2013年最初立項時,我們法律研究中心就一直在關注。我們也懷有愿景,希望成為這部法律的優秀踐行者。《電子商務法》把我們最上層的法律法規做了完善,有了一個頂層設計,而未來各個層面如何銜接,需要和大家一起攜手去做好。”
會上,杭州國家電商產品質量監測處置中心主任陳兆波表示,電商質量責任的落實,必須有消費者參與,現在一鍵的支付有了,一鍵的購買也有了,以后還要有一鍵的維權。如果沒有消費者的參與,就相當于受到傷害的人他不起訴,他不反映,監管者永遠不知道,質量責任不可能落實。因此必須讓質量監管與消費者處于“在線”狀態。用我們互聯網的思維,加上法治的意識,緊緊與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的權益聯起來。
該杭州國家電商產品質量監測處置中心副主任華蓉認為,《電子商務法》對執法人員來說還是太寬泛了,希望能夠盡快出臺進相配套的實施條例,對一些嚴重的質量違法行為把行政處罰和司法處罰銜接起來。
據了解,杭州國家電商產品質量監測處置中心作為我國電商產品質量治理工作的開拓者,成立五年來通過大膽創新實踐探索出了一套以“標準引領、風險監測、網上抽查、源頭追溯、屬地查處、信用管理”為原則的電商產品質量治理體系和機制。以中心為發起點,通過聯合屬地質監稽查部門開展協同執法,對不合格產品開展閉環處置,有效助推了電商質量水平的提升。